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內頁主視覺
:::
臉書分享 line分享 X分享 複製網址

關於蕪菁愛家園

協會宗旨

我們是永靖鄉目前唯一的小型日間作業所,服務對象為18~40歲的身心障礙者。

「儘管小作所的孩子們中有些已經三、四十歲,但他們的思維仍停留在青少年時期。」總幹事巫美玲提到,

作為住在台中的母親,她也有兩個身心障礙的孩子,因此深刻理解每位家長除了要負擔家計,也渴望找到一個能夠接納孩子並提供他們發展機會的地方。

基於這樣的體會,巫美玲在退休後,作為特教老師,她開始尋找一個可以讓身心障礙者家庭放心,並能讓孩子健康成長的場所。

最終,在當地屋主的支持下,她得以在永靖鄉實現為身心障礙者提供照顧和輔導的夢想。

給他們魚吃不如給釣竿」幫助身心障礙的大孩子,有一個安身的職場

巫美玲說到:「孩子們本身會有一些固執點,如果我們將他放對位置,那就會變成亮點!」

在小作所工作人員的指導與協助下,這些孩子不僅能夠順利完成工作,還能表現得更加出色!

每週提供40小時的服務,其中包括20小時的技藝陶冶和20小時的休閒活動。透過這些努力,

除了為在地居民提供長期的支持和資源,促進身心障礙者的社會參與與自立生活,同時也能為家長帶來心理上的安慰,從而形成共好的力量。

用購買代替捐款」一直是我們的核心理念

為了幫助學員更好地融入社區,協會承接了包裝代工的工作,學員們專心工作的樣子感動了許多人。

此外,學員們也在假日參與擺攤義賣,這不僅能訓練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,還能讓大眾更了解並接納心智障礙者。

透過這些經歷,孩子們不僅學會了自立,還能幫助家庭改善經濟,減輕年長父母的負擔。

蕪菁的由來

蕪菁是大頭菜,但大多數人聽到它時,可能會聯想到"去蕪存菁

這個成語。我選擇保留"雜草"與"菁華"這兩個元素,這個名字

包容的意涵。孩子們未必是社會中的"菁華",但我們依然努力

讓他們與普通人和諧共處,互相支持。

深一步的概念是"憑什麼認為孩子不是菁華?",人類社會並非獨立存在

的個體,取這人所長,補那人所短,不知名的才是雜草,能夠努力為

自己亦或為他人的人,就是有機蔬菜

附設-憨直人小作所

憨慢 耿直 是我們的標誌

       憨慢 種植 正是我們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憨慢 優質 也是我們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憨慢 職人 更是未來的我們

以服務身心障礙者為宗旨,並設有身心障礙社區日間小型作業所,為凡滿15歲的身心障礙者,且有部分作業能力與產能,每天8:00-16:00提供服務,含各式課程、社區適應、4小時的作業活動等。

1.作業活動:手部代工、植栽園藝、居家照顧訓練、農園藝產品門市販售。
2.生活學習:烹飪、環境清潔等。
3.文康休閒活動:社區活動參與、卡拉ok、運動遊戲機、戶外教學、體能活動、美勞課、音樂課等。
4.社區活動:協助社區美化、社區參訪等社區適應活動。

回到上方